1.專業特色與方向
388vip太陽集團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是為適應我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先進儲能、能源互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經教育部批準,2016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專業代碼:080414T。專業依托河南省重點學科“材料與化工”和“河南省納米復合傳感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材料、物理、化學、電子等多學科交叉為基礎,以新能源關鍵材料設計與制備及其器件評價為特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航空產業需求的高水平特色鮮明應用型大學”辦學目標,深入實施“學業導師制”和“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學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產學研用融合,多維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構建面向產出的全過程人才培養體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動力電池、光伏材料與器件、能源催化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模擬、新能源用鋼鐵材料等。擁有“安陽市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安陽市綠色儲能與先進納米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校級新一輪重點學科“能源與動力”、“傳感與智能材料產業學院”、“安陽新材料(精品鋼)研究院”等教學和科研平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與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河南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獲批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新形態教材《光伏技術理論與應用》項目。
2.人才培養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牢固、專業面向寬,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基礎,具備設計并開發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設計、開發、生產與應用等領域的科研及生產發展需要,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和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3.師資情況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講師1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安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安陽市青年科技專家1人,安陽市科技特派員6人,雙師雙能型教師4人,碩士生導師4人。
4.核心課程
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化學電源、光伏材料與器件、新能源轉換與控制技術、材料分析技術、鋰電池材料與器件等。
5.學制學位
本專業學制為4年,實行3-6年彈性學制,達到《388vip太陽集團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科學士學位。
6.畢業生去向
本專業注重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畢業后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電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領域的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器件設計及相關管理工作;還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化工、材料學、新能源材料、材料物理化學、凝聚態物理、能源轉換與利用、儲能技術與電池材料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我院畢業生積極參加考研深造,考研錄取率40%左右,連續三年在全校名列前茅,多名學生考入中國地質大學、吉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院校。近三年本專業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