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
388vip太陽集團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是為適應我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先進儲能、能源互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經教育部批準,2016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專業代碼:080414T。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航空產業需求的高水平特色鮮明應用型大學”辦學目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專業內涵建設,深入實施“學業導師制”和“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學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學研用融合,多維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構建面向產出的全過程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動力電池、光伏材料與器件、能源催化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模擬、新能源用鋼鐵材料等。
本專業以材料、物理、化學、能源等多學科交叉為基礎,以新能源關鍵材料設計與制備及其器件評價為特色,培養社會責任感強、基礎扎實、實踐創新能力突出、視野寬闊,具有扎實的數學、自然科學、計算、工程學科基礎、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夠適應儲能材料和光伏發電材料及相關領域的科研與生產發展需要,從事材料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科學研究和項目管理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2.課程設置
對標國家標準,構建課程體系,開齊開足專業核心課程;按照OBE理念,融入行業標準,開設特色方向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專業優勢是強調“厚基礎、寬專業、重交叉、強應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專業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必修課程、專業教育必修課程和專業教育選修課程,其中大學前兩年主要重基礎,數學、物理、化學是工科基礎;之后專業教育課程涵蓋了上述幾個學科的主干課。核心特色課程包括工程制圖與AutoCAD、機械工程基礎、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化學電源、材料分析技術、光伏材料與器件、新能源轉換與控制技術、鋰電池材料與器件等。
3.教學團隊建設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講師1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7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1人,安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安陽市青年科技專家1人,安陽市科技特派員7人,雙師雙能型教師4人,碩士生導師4人。教師隊伍科學理論素質高、科研能力強,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開拓創新精神。李苗苗老師獲得河南省教育系統2025年度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獲省二等獎。朱登雷老師指導學生參加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大賽獲省一等獎。
4.實踐教學環節安排
以能力提升為核心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認知實習、工程訓練、新能源材料創新創業訓練、光伏材料與器件課程設計、鋰電池材料與器件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工程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5.實驗室和設備建設
本專業擁有河南省重點學科“材料與化工”、“河南省納米復合傳感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安陽市新能源材料設計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安陽市綠色儲能與先進納米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校級新一輪重點學科“能源與動力”、“先進能源材料設計及應用重點實驗室”、“傳感與智能材料產業學院”、“安陽新材料(精品鋼)研究院”等教學和科研平臺,在校內教學實驗、科研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以及校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6.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
督促教師牢固樹立“學生中心”、“課比天大”理念,科學設置課程目標,重構課程內容,優化教學設計,大力推廣項目化教學、混合式教學等“以學為中心、以教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課程評價以能力考核為主,強化過程性考核,強化“成果導向”考核評價,考核形式采用作品、論文、案例分析、調查報告等不同形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學習成果評價主體由任課教師單一評價改為專業教師、行業教師、學生等多元化評價。推進信息技術如超星、學堂在線等智慧工具與教學過程融合。
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專業內涵建設,深入實施“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學為中心”的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學研用融合,多維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構建面向產出的全過程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工作格局。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遵循“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針,按照畢業要求支撐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支撐畢業要求的內在邏輯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明確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對應關系、課程目標達成路徑與考核評價方法。用人單位、高校、行業專家和畢業生等深度參與培養方案的修訂與論證,提高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度,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以“傳感與智能產業學院”為載體培養卓越應用型人才。推行“四參與”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實踐平臺建設及教學過程。實施“項目化+導師制”,圍繞教科研、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及企業項目,實現“一生一導師”全覆蓋。
我院赴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活動
我院赴河南曲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訪企拓崗活動
我院赴新鄉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