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應用物理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打造、課程思政融合以及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與進展,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1、課程體系建設
應用物理專業以“夯實基礎、加強實踐、突出創新、提高素質、體現特色”為指導方針,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優化。按照國家標準和一流專業的標準全面地、深入地修訂了培養方案,梳理了課程配置流程圖,并在課程中融入了光電技術領域、功能陶瓷領域等前沿科技內容,提升了課程資源的綜合性與前瞻性。課程體系按照“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思路,實行分環節、分層次、模塊化的實驗教學,形成了“基礎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材料物理實驗”進階式的實驗教學體系。該體系包括三個實驗環節(基礎性的實驗教學、專業性的實驗訓練、科研訓練)和三個實驗平臺(基礎與技能實驗平臺、綜合與設計實驗平臺、創新與科研實驗平臺),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
2、精品課程建設
在精品課程建設方面,應用物理專業不斷努力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大學物理》被認定為校級在線精品課程,全面錄制了在線教學視頻,并在超星平臺進行共享,供全校理工科專業學生進行在線學習或者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展現了在線教學的卓越成效。此外,該專業在實驗教學上積極創新,開發了“發光鈣鈦礦量子點合成與結構表征綜合訓練”虛擬仿真實驗。這一實驗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通過問題啟發式、對分課堂等教學方法,以及自研的三維虛擬仿真系統,實現了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的轉變,使學生得到“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培養。
3、課程思政融合
在課程思政融合方面,應用物理專業積極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學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通過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物理課程教學,例如:《材料科學基礎》課程立項為校級思政課程,能將物理學史上的科學家事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接受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價值觀的教育。這種融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還促進了其對材料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據統計,經過課程思政創新后的物理課程,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平均提高了顯著水平。
此外,該專業還注重跨學科融合的教學活動,結合數學、歷史、哲學等學科的知識,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學習物理原理,還了解到科學實驗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提升了人文素養,對科學和人文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4、教學方法改革
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應用物理專業實踐了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問題啟發式、對分課堂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自研三維虛擬仿真系統,創新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驗操作,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該專業還建設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實驗視頻資源庫、三維虛擬仿真軟件等,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學習途徑。
為了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應用物理專業還組織學生參與科研創新項目,讓學生在真實的科研環境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學生不僅學習了物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進行科研工作,包括文獻檢索、實驗設計、數據分析等。這種實踐導向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應用物理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打造、課程思政融合以及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與進展。這些改革措施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還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該專業將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習環境。